自來水絮凝用聚丙烯酰胺是一種在自來水處理過程中用于促進絮凝沉淀的重要化學藥劑,以下從其類型特點、作用機制、使用優(yōu)勢、投加控制等方面詳細介紹:
類型及特點
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水解度一般在 20%-30% 左右,分子量較高。具有沉降速度快的特點,能快速中和水中帶正電荷的膠體顆粒,使顆粒聚集形成較大的絮體,適用于處理高濁度、高含沙量的水源,如黃河水等。
作用機制
吸附架橋:聚丙烯酰胺分子鏈上有大量的活性基團,能吸附在水中的懸浮顆粒表面,同時分子鏈可以在顆粒之間架橋連接,使多個顆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較大的絮體。
電中和:通過離子交換作用,聚丙烯酰胺可以中和水中膠體顆粒表面的電荷,降低顆粒間的靜電斥力,使顆粒更容易相互碰撞聚集,從而促進絮凝沉淀過程。
使用優(yōu)勢
高效絮凝:能快速形成大而密實的絮體,大大提高絮凝沉淀效率,縮短沉淀時間,提高自來水廠的處理能力。
適應性強:可以根據不同的水質特點,選擇合適類型和規(guī)格的聚丙烯酰胺,適應各種水源條件。
改善水質: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等雜質,降低水的濁度、色度,提高自來水的質量,保障供水安全。
污泥脫水性能好:在自來水廠污泥處理過程中,能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分離,降低污泥含水率,便于污泥的后續(xù)處理和處置。
投加控制
投加量:一般情況下,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在 1-10mg/L,具體投加量需要根據水質情況、處理工藝和設備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投加量過少,絮凝效果不明顯;投加量過多,會導致膠體顆粒重新穩(wěn)定,出現 “反絮凝” 現象,增加處理成本和出水的殘留量。
投加方式:采用連續(xù)投加的方式,將聚丙烯酰胺溶解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后,通過計量泵等設備均勻地投加到原水中。投加點一般選擇在混凝劑投加點之后,且要保證藥劑與水有足夠的混合時間和混合強度,使藥劑能充分發(fā)揮作用。